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十八章菩萨赏粥





  任凭林庶灵如何解释,四周跪地的乡亲始终充耳不闻,念着嘴里的经,双手合十,顶礼膜拜。跪倒在地的人越来越多,中心处的林庶灵就如同古书上记载的转世圣人一样,背后金光闪耀,救万民于水火,受天下万民朝拜。

  “我不是活菩萨,真的不是……你们别跪了,我受不起……起来吧,你们跪错人了……”

  林庶灵试着搀扶起跪地上的百姓,平时有千斤之力的手臂不知怎么,如何使劲搀扶,始终拉不动一个年迈的老妪,这个不行换另一个。林庶灵一个接一个,不停试着拉动百姓,直到一个女孩出现在他眼前。

  小女孩见林庶灵双手向她伸来,她急忙从怀里摸出小半块馒头,恭恭敬敬交到菩萨手上。

  “菩萨在上,这是妞妞省下来的半块馒头,奶奶舍不得吃留给了妞妞,妞妞舍不得吃现在献给菩萨。求菩萨保佑奶奶别走。爷爷,爹爹还有娘都走了,妞妞只是剩下了奶奶,求菩萨保佑,保佑奶奶一直好好的,往后的日子里永远陪在妞妞身边。”

  “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上,妞妞给您磕头了。”

  林庶灵急忙托住小女孩的肩膀,不让她下拜,声音沙哑道:“小姑娘,使不得,我不是观世音,我只是个普通人呢,你不用拜我。”

  “那......那你会保佑我和奶奶吗?”

  “会!”林庶灵没半点犹豫,面对可怜的小女孩,谁也说不出口一个不字,他肯定道:“我会竭尽所能,帮助你们,让你们回到家乡,不用再流离失所,耕有所田,余粮满缸!”

  “你得吃馒头,吃了这馒头才算话。”小女孩小手拉着林庶灵衣袖,使劲催促他吃掉手里的馒头。

  “好,我吃,我这就吃,我吃完馒头,你就立刻起来。”林庶灵连忙把馒头塞进嘴里。

  过了一夜馒头有些发硬,兴许是放久了有一股发酸的味道。但林庶灵一口吃得嘴里,胜过人间美味无数。

  他嚼都没来得及嚼,生生咽下了嘴里的馒头,待他再次低头,只见小女孩笑得无比灿烂。

  “现在你可以起来了。”他正开口唤女孩起身。

  谁知这小女孩一下四肢着地,不停向他磕头膜拜,嘴里念叨着:“太好了,菩萨吃了妞妞的馒头一定会保佑妞妞和奶奶,奶奶再也不会离开妞妞。谢菩萨保佑,谢菩萨保佑!”

  林庶灵还想再说什么,发现话到嘴里始终说不出口,他的喉咙再也发出任何声音。唯有两行清泪缓缓流下,道出了此刻言语无法表达的心绪。

  多么淳朴善良的人,大周天下四万万五千万苦难百姓,为何老天爷总为难他们,不去为难那些住在深宅中的权贵?

  快了,很快了。

  老天做不来的事情,他来做!

  这一刻,林庶灵目光无比尖锐,他在心里默默发誓,定要为满地百姓取回被地主豪强霸占的田地。

  菩萨言‘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’,今日林庶灵受万民跪拜封为菩萨,他不如地狱谁入!

  早早溜走的沈复博跑到粥棚前,打一碗粥,又要两个馒头,找个地方坐下,昨夜奔波一天,真是饿坏了。他刚一坐下,发现旁边也蹲了一个人,那人不是别人,正是衣服少了半边袖子的黄维格。

  黄维格有些狼狈,但不影响胃口。他没要馒头,脚跟前放了两个空碗,算上手里的这碗,总共喝了三碗粥。

  沈复博见了啧啧称奇,伸过脖子问道:“黄少爷,真吃得下这白水煮粥?”

  “吃不了,但回头一想,这米是你沈少爷一粒粒从那群人嘴里扣下的,不吃心里有愧。我闭眼捏鼻,硬是要替他们把这粥喝下肚。”黄维格喝完最后一口粥,手抬空碗朝向人群中唯一站着的林庶灵,“菩萨赏粥,维格当喝三碗!”

  他轻轻一松手,碗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。

  黄维格回过头佯装不小心,“哎呦,这少了一个盛粥的碗,是不是自个吃到嘴里的粮食就能多上一口。沈少爷,你说呢?”

  沈复博停在半空端碗的手突然抖动,碗差点没拿住,摔到地上。

  这一幕落入黄维格眼中,他反手指向满地难民,嘴角一抹邪笑,反问:“沈少爷,这白水煮粥真喝得下去?”

  “喝得下,民脂民膏官老爷们抽了几千年,抽之不尽,不抽白不抽!”沈复博拿稳了碗,抬碗对着满地难民,倾斜陶碗,“谢菩萨赏粥!”

  随后一口喝完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“赵曙!”

  放堂准备回家的赵曙听到身后有人唤他的名字,一回头,见到陈书同急匆匆向他跑来。

  “陈书同!怎么,有事?”

  平日里两人很少来往,其实整个秋实学堂很少有人愿意主动与赵曙交往,道不同不相为谋。赵曙在主张新思潮的秋实学堂里,着实是个异类,他适合旧私塾,而不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新式学堂。

  陈书同突然找上来,让赵曙心生警惕,说话的语气不那么友善。

  陈书同嘿嘿一笑,“明日大伙要上山里踏青,这不想问问明州城里哪家铺子的蜜饯糕点好吃,我准备买点带在路上吃。可我一个外乡人,有两年没来过明州城,对城里的变化一概不知,便想向你打听一二。”

  赵曙皱起眉头,他家境贫寒,很少吃蜜饯点心之类的闲食,对着这方面不甚了解,“你的好友黄维格、沈复博都是地地道道的明州人士,久居城内,怎么不去问他们?”

  “他们两个,那都是大家族的公子少爷,平日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,被供起来伺候的主,这些琐事全是家里下人操劳。那像咱们两个穷苦人家出身,凡事都得自己动手。”陈书同能言善辩,三言两语将自己和赵曙置身一地,消除了赵曙的警惕。

  赵曙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,手托着下巴思索起城里的糕点铺,“让我想想,记得有人和我提起过,城东的陈云记以绿豆糕出名,祖传的老手艺,他家店铺应该在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