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4章汉鼎双雄(2 / 2)


  “是啊,依赖支付贝这个流量利器,天虹基金的发展让人艳羡。”王晓杰也是附和道。

  “对啊,所以找到了二位大哥。就想大家一起聊聊,看看锐向和汉鼎能不能合作一把。”

  张益达终于说出了正题,此次会面的目的就是看上了汉鼎集团的公募基金牌照。

  “怎么个合作法?”王晓杰与胡钢对视一眼,他先发问道。

  “锐向入股基金公司,然后提供平台和金融流量资源,汉鼎提供牌照,大家一起合作募资。”

  张益达提出了条件,然后看着王,胡二人,等待他们的答复。

  胡钢本以为是张益达找他们来入股锐向,本想到是剧本拿反了,锐向要入股他们。

  考虑一番以后,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。汉鼎的基金公司拉上锐向这个股东,背靠庞大的金融流量资源,在募集资金上面会容易很多。

  而且还有机会把基金管理规模做得更大,哪怕比不上天虹基金,也绝对差不到哪去。

  于是胡钢接着问道:

  “锐向打算入股多少?”

  “汉鼎51%,锐向49%,依然你们控股,我只是想把锐向的金融流量变现。”

  张益达很坦然,也不会狂妄到去跟汉鼎抢控股权。

  “老王,说说你的看法?”胡钢看向王晓杰。

  “益达兄弟的提议我认为非常好!有锐向加入,募资无疑会轻松许多。

  但此事重大,需要拿到董事会上商议过后才能做出决定!”

  王晓杰表态说道。

  胡钢听后看着张益达,也说道:

  “我个人也该是挺赞成我们双方进行合作的!但是事情重大,我们需要跟其他董事以及股东商议。”

  张益达点点头说道:

  “这个是应该的。我就静候二位兄长佳音了!”

  略过此事不提,三人开始推杯换盏起来。

  张益达对他们两人的创业故事也是挺好奇的。

  王晓杰高考进的外经贸大学,最高学历是金融博士,曾经是央行最年轻的处长。一路发展很顺风顺水。

  胡钢经历就坎坷多了,因为家贫最开始只读了一个中专。然后自学考上大专,本科,会计,律师,研究生,最后到京大金融博士。

  职业履历也是从泥瓦工,到证券公司金融精英。后来又考入证监会,从科员到副处,再到处长一步步爬了上来。后来也被称之为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。

  一个央行最年轻的处长和一个证监会最年轻的处长一起下海创业,在当时也还是蛮轰动的。

  不过听说两人在创业初期的时候还是挺艰难的,处处碰壁,跑了很多地方都募不到资。

  做投资,募不到资,那简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  这种感受张益达也体会过,那滋味真不好受!看着好项目就是没钱投,只能一边干看着,那简直是一种折磨!

  张益达笑着问道:

  “听说汉鼎集团的第一个客户是两位老哥在车上碰到的,是一个司机,有这么一回事?”

  “不是司机,都是媒体在添油加醋!”胡钢笑着连连摇头。

  “事情是这样的。那是一个朋友的朋友,我们当时去浙江跑了好几天,都没募集到资金。

  人困马乏的,一个朋友就叫他的朋友开车送了送我们。

  我们俩当时就坐在后排讨论pe的框架怎么搭建,要投资哪些项目?以及项目后期的管理和退出要怎么去做?

  我们当时以为开车的那个人就是司机。结果把我们送到地方了,他告诉我们,他想投资5000万给我们。

  我们当时惊呆了,以为他就是个司机,结果人家是个企业家。一路上听到我们聊pe,就认真听了听,很认同我们的投资理念。

  就这样,这位客户砸了5000万给我们。后面又赶上07年牛市和09年创业板,汉鼎集团这才发展壮大了起来。

  现在想想,也是运气啊!”

  王晓杰讲述道,脸上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
  “王哥你说笑了,光有运气可不行。汉鼎集团这几年送上市的公司可不是一家两家。”

  张益达对汉鼎集团的发展还是有一定了解的,知道他们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,但更多的还是二人的才华以及……过往履历。

  “哈哈!我们做pe也就是套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价。没多少含金量的。”

  胡钢谦虚的说道,自家人知自家事,主做pre-ipo轮的他们就是专投准上市公司的上市前最后一轮投资。

  大a股股票刚上市那都是暴涨的,可以说是捡钱。

  张益达笑笑不说话,想到汉鼎集团过几年后的遭遇,那也是成也a股,败也a股。债务缠身,各种官司纠纷,证监会检查……

  最后没办法开始甩卖金融牌照起来了,证券牌照,保险牌照,基金牌照,那是能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。

  正好锐向跟在后面捡捡破烂!